“这是对犹太民族的背叛!”外盘配资公司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愤怒宣告震撼了耶路撒冷的会议室,他手中的文件清晰地呈现出一项令以色列感到深深震惊的数据:截至目前,全球已有147个国家正式承认了巴勒斯坦国的存在,而且这个数字依旧在以惊人的速度持续增长。
与此同时,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加拿大也宣布将于9月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成为G7集团中第三个支持这一决定的国家。曾经看似牢不可破的以色列国际支持阵营,现在只剩下美国在勉强支撑。中东地缘政治的天平,正发生着历史性的倾斜。
展开剩余84%2025年7月30日,这一天注定会成为中东外交史上的转折点。加拿大总理马克·卡尼的一番声明,如同一记重拳,直击了以色列脆弱的外交防线。“加拿大计划在9月承认巴勒斯坦国。”简洁有力的表态中,卡尼还附加了一个重要条件——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必须在次年举行选举,并且哈马斯不能参与其中。此举紧跟在英国和法国之后,使得G7集团中,已有三国站在了承认巴勒斯坦国的阵营一方。
法国外长在社交媒体上的声明更具冲击力,法国与其他14个国家在联合国会议上共同表示,“愿意承认巴勒斯坦国”。这份联合声明的签署国不仅包括安道尔、澳大利亚、加拿大等欧洲和大洋洲的中等大国,几乎涵盖了欧洲所有的重要国家。如今,联合国193个会员国中,已有147个国家承认了巴勒斯坦国的存在,这些国家多数来自全球南方,同时俄罗斯、中国和印度也在其中。然而,更令以色列感到不安的是,欧洲各国态度的明显转变。
爱尔兰、挪威和西班牙在去年就已经率先承认了巴勒斯坦国家地位。如今,法国和英国这两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加入,意味着巴勒斯坦很快就将获得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中的四国支持。唯独美国坚持反对这一立场。以色列外交部对此的回应,可以用“歇斯底里”来形容,他们将加拿大的决定称作“奖励哈马斯”,这种言论在特拉维夫的外交圈中几乎成为了口号。
然而,在国际间的唇枪舌战继续时,加沙地带的战火却从未熄灭。2025年7月28日,以色列对加沙城、努赛赖特难民营、汗尤尼斯及拉法等地进行了猛烈的炮击和空袭,造成至少92名巴勒斯坦人死亡。随后,从以色列内阁的安全会议中传出了更为令人不安的消息:他们正在考虑对加沙地带实施全面军事占领,并加强对部分城市中心的围困。
但在以色列政府内部,也存在着巨大的分歧。财政部长斯莫特里奇领导的宗教复国主义阵营不断施压,要求将加沙地区的“临时军事控制”转变为“永久主权安排”。此时,以色列正面临着一个无解的悖论:如果继续对加沙进行轰炸,虽然能继续压制哈马斯,但却无法彻底摧毁哈马斯。而一旦停止军事行动,哈马斯则会迅速重组。
在7月27日的演讲中,内塔尼亚胡坚称“加沙并没有饥荒”,然而世界粮食计划署的数据显示,加沙有47万人面临极端的粮食不安全状况,世卫组织证实已有57名儿童因营养不良而丧命。这种自我掩耳盗铃的表态甚至让以色列最坚定的盟友都感到难堪,美国总统特朗普也罕见地公开反驳:“我不确定,但根据电视上的画面,那些孩子看上去显然非常饥饿。”
内塔尼亚胡的态度转变堪称政治操弄的经典案例。在5月19日,他曾承认加沙面临着饥荒的风险,但仅仅两个月后,他却改口称以色列已向加沙提供了190万吨援助物资。然而,联合国官员立刻指出,以色列在5月仅批准了9辆联合国卡车进入加沙,这对于200多万人口来说几乎毫无帮助。
与此同时,更严重的指控开始浮出水面。7月28日,以色列本土的两大人权组织“贝采莱姆”和“人权医生组织”联合发布报告,首次明确指控以色列在加沙地带实施“种族灭绝”,称以色列正在“有组织、蓄意地摧毁巴勒斯坦社会”。
特朗普在7月28日与英国首相斯塔默会谈时的表态同样引人深思。他一方面表示“以色列对援助物资的流动负有重要责任”,另一方面又承诺建立“四个无边界援助中心”。这种看似矛盾的立场,充分体现了美国在中东问题上的复杂处境。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政府在私下里对内塔尼亚胡的批评不绝于耳,认为他像个“不听话的孩子”,破坏了美国在叙利亚的空袭计划;但同时,来自国内亲以色列势力的压力,使得特朗普不能与以色列公开决裂。
然而,内塔尼亚胡似乎已经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美国的支持上,他宣称“美国已经知情,并授权以色列采取必要的主权行动”,这一说法既是对国内极右翼的安抚,也是对国际社会释放的信号:以色列仍然有超级大国作为后盾。
然而,随着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这种美国的单边支持显得愈发孤立。在联合国193个会员国中,147个已经承认巴勒斯坦国的现实,正在改变国际局势。尤其是法国、英国、加拿大等曾经的传统中立国纷纷表态支持,意味着以色列一直依赖的“美国否决权保护伞”已经愈发薄弱。
当前的局势呈现出一幅诡异的双重性画面:一方面,国际社会对巴勒斯坦国的承认势如破竹;另一方面,加沙的军事对抗却依然在升级。可以看出,内塔尼亚胡政府已经被逼到了墙角:如果选择全面占领加沙,意味着国际孤立的风险;而如果选择屈辱性停火,则有可能引发执政联盟的崩溃。
巴勒斯坦方面同样面临艰难的抉择。哈马斯坚持不释放约20名幸存人质及遇难者遗体,而特朗普的评论直指核心:“哈马斯不会释放这些人质,因为他们将其视作盾牌。”而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则必须在平衡国际支持与内部合法性之间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
147个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的事实,已经彻底改变了这场历史性的外交博弈。而以色列所依赖的“美国否决权”也在不断被削弱。内塔尼亚胡的愤怒背后,实际上隐藏着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以色列在国际舆论和全球民意法庭上,正在逐渐失去这场持续了七十多年的辩论的主动权。
历史学家或许将永远记住2025年7月这一关键的转折点,不是因为某场战役的胜负,而是因为全球大多数国家通过外交承认宣告,巴勒斯坦建立国家的权利不容否认。当内塔尼亚胡怒斥国际社会“背叛”时,他是否也该反思,以色列究竟是背叛了和平进程,还是世界终于开始纠正历史的偏差呢?而这个答案,已经在147张外交承认书上得到了明确的书写。
发布于:天津市信钰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